会计师事务所执业存在的负面清单(张军)
2024-07-31 20:48:32 来源:重庆开睿源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浏览:4次
会计师事务所执业存在的负面清单 |
整理人:张 军 | 时间:2024年7月6日 |
序号 | 负面清单内容描述 | 来源 |
1 | 内部治理不完善,一体化管理未同步跟上合并过程 | 四川省财政厅通报: 近两年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检查工作情况 |
2 | 逐利倾向严重,内部管理一言堂问题突出 | 四川省财政厅通报: 近两年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检查工作情况 |
3 | 挂名执业、卖报告行为屡禁不止 | 四川省财政厅通报: 近两年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检查工作情况 |
4 | 未能恪守独立性,丧失职业操守 | 四川省财政厅通报: 近两年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检查工作情况 |
5 | 业务承接管理把关不严,形同虚设 | 四川省财政厅通报: 近两年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检查工作情况 |
6 | 未建立审计客户负面清单 | 四川省财政厅通报: 近两年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检查工作情况 |
7 | 多级审核制度落实不到位 | 四川省财政厅通报: 近两年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检查工作情况 |
8 | 明知业务存在风险,仍承接并出具无保留意见报告 | 四川省财政厅通报: 近两年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检查工作情况 |
9 | 审计程序设计不科学、执行不到位 | 四川省财政厅通报: 近两年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检查工作情况 |
10 | 审计程序执行流于形式,忽视重大疑点 | 四川省财政厅通报: 近两年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检查工作情况 |
11 | 人员投入严重不足,审计程序偷工减料 | 四川省财政厅通报: 近两年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检查工作情况 |
12 | 选择性执行程序,故意回避重大风险点 | 四川省财政厅通报: 近两年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检查工作情况 |
13 | 内部复核关口失守,不重视内部复核制度 | 四川省财政厅通报: 近两年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检查工作情况 |
14 | 内核人员没有一票否决权 | 四川省财政厅通报: 近两年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检查工作情况 |
15 | 更换复核人员以确保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报告 | 四川省财政厅通报: 近两年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检查工作情况 |
16 | 挂名执业、卖报告现象严重 | 四川省财政厅通报: 近两年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检查工作情况 |
17 | “换马甲”逃避监管 | 四川省财政厅通报: 近两年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检查工作情况 |
18 | 混业经营现象严重 | 四川省财政厅通报: 近两年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检查工作情况 |
19 | 不正当经营现象严重,冲击行业秩序 | 四川省财政厅通报: 近两年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检查工作情况 |
20 | 未按规定报备审计报告信息 | 四川省财政厅通报: 近两年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检查工作情况 |
21 | 内部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和系统 | 冀会协[2020]6号 |
22 | 质量控制制度未有效实施 | 冀会协[2020]6号 |
23 | 对业务质量承担的领导责任不到位 | 冀会协[2020]6号 |
24 | 业务执行和监控执行流于形式 | 冀会协[2020]6号 |
25 | 逐级复核缺少实质性复核意见 | 冀会协[2020]6号 |
26 | 管理合伙人未规定相关领导责任 | 冀会协[2020]6号 |
27 | 复核人员未进行定期轮换 | 冀会协[2020]6号 |
28 | 缺少对复核人员未勤勉尽责行为的责任追究 | 冀会协[2020]6号 |
29 | 风险评估程序实施不完整、不到位 | 冀会协[2020]6号 |
30 | 对重大错报风险的识别和应对措施不足 | 冀会协[2020]6号 |
31 | 风险评估程序应用存在片面化、形式化 | 冀会协[2020]6号 |
32 | 审计底稿编制、整理情况较差 | 冀会协[2020]6号 |
33 | 缺少底稿编制归档、保管制度 | 冀会协[2020]6号 |
34 | 重收益轻质量的状况普遍 | 冀会协[2020]6号 |
35 | 不重视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和独立性要求 | 冀会协[2020]6号 |
36 | 不按规定签署独立性声明书 | 冀会协[2020]6号 |
37 | 收集的审计资料不完整 | 冀会协[2020]6号 |
38 | 管理当局声明书签署问题 | 冀会协[2020]6号 |
39 | 对业务约定书重视不够 | 冀会协[2020]6号 |
40 | 事务所出具报告数量与人员规模不匹配 | 冀会协[2020]6号 |
41 | 缺乏具体可行的质量控制制度 | 内注协[2020]49号 |
42 | 未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政策和程序 | 内注协[2020]49号 |
43 | 未建立执业质量控制制度和复核管理制度 | 内注协[2020]49号 |
44 | 未实施质量控制和复核程序 | 内注协[2020]49号 |
45 | 三级复核程序形式化,无具体意见和记录 | 内注协[2020]49号 |
46 | 各级复核没有明确的职责分工 | 内注协[2020]49号 |
47 | 人力资源不足,制度建设和执行薄弱 | 内注协[2020]49号 |
48 | 项目质量控制过度依赖具体执业人员 | 内注协[2020]49号 |
49 | 项目之间执业质量存在较大差异 | 内注协[2020]49号 |
50 | 风险控制标准不统一 | 内注协[2020]49号 |
51 | 审计业务约定书基本内容不完整或不恰当 | 内注协[2020]49号 |
52 | 审计计划编制不重视,未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 内注协[2020]49号 |
53 | 重要性水平的确定没有计算过程及依据 | 内注协[2020]49号 |
54 | 缺乏审计目标的描述和重点审计领域确定 | 内注协[2020]49号 |
55 | 未明确审计程序的性质及人员、时间安排 | 内注协[2020]49号 |
56 | 函证程序或替代程序履行不到位 | 内注协[2020]49号 |
57 | 实物资产监盘程序履行不到位 | 内注协[2020]49号 |
58 | 专项审计报告披露内容不完整 | 内注协[2020]49号 |
59 | 对金融企业审计的专业胜任能力不足 | 内注协[2020]49号 |
60 | 未关注审计准则的修订等变化情况 | 内注协[2020]49号 |
61 | 质量控制体系实际执行不到位 | 闽注会协〔2021〕8号 |
62 | 风险评估程序形式化,缺乏实质性指导 | 闽注会协〔2021〕8号 |
63 | 实质性审验程序执行不彻底 | 闽注会协〔2021〕8号 |
64 | 未严格执行审计准则要求 | 闽注会协〔2021〕8号 |
65 | 内部质量控制制度形同虚设 | 闽注会协〔2021〕8号 |
66 | 多级复核程序未见复核轨迹,流于形式 | 闽注会协〔2021〕8号 |
67 | 使用旧的审计报告格式 | 闽注会协〔2021〕8号 |
68 | 未执行《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1号》 | 闽注会协〔2021〕8号 |
69 | 收费办法未执行,业务收费普遍偏低 | 闽注会协〔2021〕8号 |
70 | 职业道德方面存在问题 | 闽注会协〔2021〕8号 |
71 | 质量控制制度未认真执行 | 闽注会协〔2021〕8号 |
72 | 非主任会计师或授权的副主任会计师签字出具业务报告 | 闽注会协〔2021〕8号 |
73 | 事务所公示接受社会监督不足 | 闽注会协〔2021〕8号 |
74 | 未充分落实整改措施 | 闽注会协〔2021〕8号 |
75 | 风险意识有待提高 | 闽注会协〔2021〕8号 |
76 | 质控制度与业务准则执行不严格 | 闽注会协〔2021〕8号 |
77 | 内部治理规范需加强 | 闽注会协〔2021〕8号 |
78 | 人才培养和执业质量提升需加强 | 闽注会协〔2021〕8号 |
79 | 近5年已接受检查的事务所对执业质量管理不能松懈 | 闽注会协〔2021〕8号 |
80 | 事务所品牌建设需加强 | 闽注会协〔2021〕8号 |
81 | 质量控制复核存在缺陷 | 桂会行党〔2024〕38号 |
82 | 未实施报告签发流程和审批 | 桂会行党〔2024〕38号 |
83 | 复核记录流于形式,无书面复核意见 | 桂会行党〔2024〕38号 |
84 | 未如实提供已出具的审计报告,逃避检查 | 桂会行党〔2024〕38号 |
85 | 合伙人内部不承担责任,无合伙文化 | 桂会行党〔2024〕38号 |
86 | 主任会计师无法承担质量控制最终责任 | 桂会行党〔2024〕38号 |
87 | 股东质量管理和风险防范意识薄弱 | 桂会行党〔2024〕38号 |
88 | 允许挂名执业,注册会计师名义被滥用 | 桂会行党〔2024〕38号 |
89 | 未按准则确定工作程序出具报告 | 桂会行党〔2024〕38号 |
90 | 未修订事务所质量控制制度 | 桂会行党〔2024〕38号 |
91 | 未执行质量控制逐级复核程序 | 桂会行党〔2024〕38号 |
92 | 重业务数量,轻业务质量 | 桂会行党〔2024〕38号 |
93 | 未建立以质量为导向的事务所文化 | 桂会行党〔2024〕38号 |
94 | 风险防范意识薄弱 | 桂会行党〔2024〕38号 |
95 | 质量控制管理不到位 | 桂会行党〔2024〕38号 |
96 | 复核程序流于形式 | 桂会行党〔2024〕38号 |
97 | 允许他人以本人名义执行业务 | 桂会行党〔2024〕38号 |
98 | 未履行必要的审计程序 | 桂会行党〔2024〕38号 |
99 | 未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 桂会行党〔2024〕38号 |
100 | 发表的审计意见类型不恰当 | 桂会行党〔2024〕38号 |
101 | 审计证据不充分,审计程序严重缺失 | 桂会行党〔2024〕38号 |
102 | 未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 | 桂会行党〔2024〕38号 |
103 | 审计工作底稿获取关键审计证据缺失 | 桂会行党〔2024〕38号 |
104 | 披露信息不严谨 | 桂会行党〔2024〕38号 |
105 | 审计结论出现重要偏差 | 桂会行党〔2024〕38号 |
106 | 审计报告资产负债错报 | 桂会行党〔2024〕38号 |
107 | 审计报告未将破产债权不包括未及时申报的债权作为重要事项进行披露 | 桂会行党〔2024〕38号 |
108 | 审计报告未对重大未调整事项进行处理 | 桂会行党〔2024〕38号 |
109 | 审计报告未对应收账款、预付款项、应交税费进行重分类调整 | 桂会行党〔2024〕38号 |
110 | 审计报告未对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发表审计意见 | 桂会行党〔2024〕38号 |

相关文章
地址:重庆江北区红旗河沟3号轻轨1号出口东和银都B座7、8楼 电话:023-65366488 023-67023733
重庆市合川区南办处希尔安大道1024号、1108号 电话 023-42838333 023-42757933
联系邮箱:cqkaiyuan2005@126.com QQ:1026366761
版权所有©2014-2025, 重庆开睿源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